今年,全国人大代表反映,当前道路交通监控设备补灯光存在设置不合理、亮度过高等问题,严重影响了驾驶人夜间行车安全,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。上海菱尚光电针对这个问题推出了外置防眩光格栅,可以有效减少补光灯的杂散光,今天就来谈一下监控补光中的眩光与格栅:
1, 关于眩光(刺眼)
所谓眩光: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,或在空间、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,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。
眩光有三种,1,不舒适型眩光;2,适应型眩光;3,失能型眩光。
智能交通补光行业,补光灯对驾驶员的眩光属于失能型眩光。 失能型眩光:当夜晚汽车前照灯射入眼睛或眼睛直视补光灯时,眼睛会被刺得难以看清物体,这种因刺眼的光线而造成视力下降的现象称为失能眩光。眩光评价可以用眩光产生的等价光幕亮度Lev 的大小来衡量:
Lev=9.2*E/θ(θ+1.5) ,Lev 越大,眩光越严重。
其中 E(lux)为眩光在眼睛位置处形成的照度,θ(度)为眩光方向与视线形成的夹角。

补光灯的眩光评价:如上图所示:补光灯的眩光等效光幕亮度Lev 可由上式计算。为了使降低补光灯的眩光影响,由公式可知,尽可能的减小对应θ处的照度E,也就是减小目标区域以外的光强。如果补光灯自身角度过大,就会导致θ很小时都有一定的照度,就会带来很大的光幕亮度 Lev(眩光)。所以要严格控制补光灯的角度,以及配光曲线的截光性。
2, 关于格栅
补光灯中的格栅的作用就是减少灯具当中的透镜、玻璃、以及灯壳和其他部件的杂散光照射到非目标区域,影响驾驶员的视觉效应。简单说,就是减小补光灯的大角度杂光。
2.1 格栅基本分析
一般电子警察和卡口监控距离 20-30 米,少量 35 米。综合考虑补光抓拍的图像效果和眩光激光污染问题,取补光灯角度控制在12-15 度左右。那么大于 15 度的光就没有用,带来光污染和眩光。

如上格栅简易示意图:
通常LED 光源→光学透镜配光→玻璃→格栅→被监控区域。光学透镜尺寸约 20-22mm,所以要保证补光灯的角度不大于 15 度,光学透镜的出光面到格栅的出光面的距离 L 要约大于 75mm 左右。
光学透镜出光面到格栅出光面的距离 L 与补光灯杂散光最大角度Z 关系图(以透镜尺寸 20mm 为例):

当然L 也可以短一些,那么补光灯杂散光的角度就会大一些,眩光就会厉害一些,比如L=40,杂散光角度 Z=28 度,补光灯又会有很大部分处于水平投射状态,眩光就会非常严重,光污染同样也会很严重。L 也可以再长一些,比如眩光会小一些,但是小于 15 度的光能量也会损失多一些,格栅不能太长,太长会影响补光质量。
格栅实例:
为了更好的说明格栅的作用,以下对格栅进行了光学模拟,如下图所示:
无格栅情况,光源透镜大角度的光线,补光灯玻璃以及其他结构的反射杂散光很多,造成光污染,对驾驶员有干扰,对道路行车安全带来隐患。

加格栅情况,杂散光几乎全部消除了。

2.1 关于内置格栅和外置格栅
无格栅如图:

外置和内置格栅对比如图:

(外置)

(内置)
由于内置格栅在补光灯内部,对于灯具玻璃的杂散光完全没有作用,所以内置格栅的作用大打折扣。
综上:格栅要起到好的防眩光效果,需要关注格栅的安装方式, 外置格栅效果好。每颗 LED 都要有一格才能控制好杂散光的角度,几颗 LED 共一格,不能很好的控制杂散光的角度。格栅的尺寸对控制杂散光的角度很重要,不宜太长,也不宜太短。
欢迎大家来电咨询选购:上海菱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021-57615621。 |